当前位置: 首页 > 热点专题 > 2025年金融教育宣传周

以案说险|平安产险吉林分公司提醒您:警惕虚假投资理财诈骗

2025-09-26 15 文章来源: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吉林分公司

  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,诈骗犯罪活动愈发猖獗,其手段新颖多变,更新速度之快,令人难以防范。因此,提高警惕,及时识别诈骗新手法,显得尤为重要。我们必须坚决拒绝成为诈骗分子的“工具人”,通过增强自我保护意识,学习最新的防骗知识,确保自身信息安全,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安全、可信的社会环境。

  一、典型案例

  赵某在网上看到一篇关于炒股的文章,感觉很有兴趣,就添加了文章里发布的一个炒股的群。一个“股票导师”在群里进行荐股和行情分析,赵某观望几天后,发现群里的人按照“股票导师”的分析都赚到钱了,就开始根据“股票导师”推荐进行购买,跟了几次后确实赚到钱了,导师便收取“高价会员费”邀请进入会员群,缴纳会费后,发现投资全部亏损,与对方交涉时,已被拉黑。

  二、虚假投资理财常见“套路”

  第一步:“骗子”通过网络社交平台、短信、网页发布推广股票、外汇、期货、虚拟货币等投资理财的信息。

  第二步:在与你取得联系后,通过聊天交流投资经验、拉入“投资”群聊、听取“投资专家”建议、“导师”直播课等多种方式,以有内幕消息、掌握漏洞、回报丰厚等谎言取得你的信任。

  第三步:诱导你在其提供的虚假网站、APP投资,初步小额投资试水,获得丰厚利润,取得进一步信任,诱导你加大投入。

  第四步:当你在投入大量资金后,发现无法提现或全部亏损,与对方交涉时,发现被拉黑,或者投资理财网站、APP无法登录。

  三、风险提示

  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,平安产险吉林分公司提示广大消费者:

  首先,关于投资理财,提醒消费者应通过正规途径进行,如银行和有资质的证券公司,不要盲目相信所谓的“魑股专家”和“投资导师”。

  其次,诈骗分子常利用“有漏洞”、“高回报”、“有内幕”等信息,诱导消费者参与炒虚拟币、打新股、炒黄金、炒期货和博彩网站等活动等手段,消费者应注意做好防范。

  最后,提醒消费者要保持警惕,拒绝诱惑,不轻信陌生信息,以确保个人信息及财产安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