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热点专题 > 2024年“3.15”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

以案说险|客服来电需谨慎,个人信息要保密

2024-03-06 82 文章来源:大家人寿吉林分公司

  当我们提起保险,大多数人会想到的是一份重要的健康保障。然而,近期的一系列案例却显示,这个名字也可能成为诈骗分子的伪装。以下的真实的案例,展示了如何防范这种新型的金融诈骗。

  一、案例回顾

  2023年12月10日,周某接到一个声称自己是保险公司的客服电话。对方声称周某的免费医疗保险即将到期,并告知说如果不取消将要收费。周某被骗,相信了这名“客服”,按照对方的指示下载了微会议软件,共享了屏幕。在诈骗分子的操控下,周某在手机银行和云闪付应用中转账,损失了3万余元。

  二、识破骗局的关键

  身份伪装:骗子通常会伪装成保险公司或银行客服,利用受害人对正规机构的信任进行诈骗。

  造成恐慌:通过声称保险即将到期或者会产生额外费用,制造紧迫感,促使受害人急于行动。

  远程操控:诱导受害人下载远程控制软件,如“会议”APP,并开启屏幕共享,从而获取对受害人手机的控制权。

  虚假转账理由:以防止误扣费、缴纳保证金或手续费为由,诱导受害人将钱转入所谓的“安全账户”。

  三、防范措施

  保持警惕:对任何要求下载远程控制软件或共享屏幕的请求保持警惕。

  核实信息:通过官方渠道核实任何关于保险的通知。

  不轻信陌生电话:不要轻信未经验证的电话,特别是涉及财务操作的指示。

  增强个人信息保护:不要轻易透露银行账户信息、密码或其他敏感信息。

  合法途径维权:如遇到类似情况,通过法律途径解决,及时报警。

  通过案例,我们可以看到,即使是在保险这样被广泛信赖的领域,也可能隐藏着诈骗的陷阱。大家人寿吉林分公司提示您,作为消费者,我们必须保持警觉,提高自我保护能力,确保我们的财产安全不受侵犯。